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南实践

常宁公安宜阳派出所:一面锦旗墙背后的“枫桥”故事,原来他们这么“拼”

 文章来源:红网 作者:宋美君 聂磊 时间:2025-02-28 14:47:06 

WechatIMG547_副本.jpg

宜阳派出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宋美君 通讯员 聂磊 衡阳报道

2月3日,大年初六,气温4℃。

聂志坚看到河中扑腾的人影,想都没想,一个猛子扎进河中,奋力游去。河水冰冷刺骨,很快,聂志坚体力不支,但有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一定要把人救上来。”

袁宇使劲拉住套在聂志坚身上的绳子,为他助力。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落水男子被救上岸。

这一天,距离聂志坚入警刚好一年,袁宇还只是个见习民警。

“但凡有一点不小心,就是两条人命。”时隔半月,回想起救人的场景,聂志坚仍有些后怕,“但当时只想救人,不容多想。”

“这或许就是警察为民的信念。”聂志坚擤擤鼻子,沙哑着声音告诉记者。

聂志坚救人瞬间被常宁市民拍下,刷屏朋友圈。2月8日,被救男子家属将一面写有“勇救落水少年心系群众 救命之恩永难忘”的锦旗送到了民警手中。宜阳派出所“枫桥经验”实践又添上了生动一笔。

WechatIMG1974_副本.jpg

墙上挂满锦旗。

走进派出所的荣誉室,一面面红底金字的锦旗挂满整面墙。

“这个是3岁的小孩走丢了,我们帮她找到了家。”

“这是群众手机遗失,我们及时找回。”

“这是我们及时止损,群众3万元现金保住了。”

……

宜阳派出所所长陆峥嵘一边抚摸着锦旗,一边述说着锦旗背后的故事。锦旗上的烫金大字格外耀眼,记者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为百姓奔波服务的身影,那么坚定、奋勇、执着。

打防结合“新格局”,提升辖区“平安值”

WechatIMG564.jpg

民警为群众答疑解惑,发放宣传资料。

宜阳派出所位于常宁市中心城区,这里楼盘林立,商圈遍布,治安形势错综复杂。

“铃铃铃,铃铃铃……”大清早,派出所报警电话响起。

“我们店里丢了5包槟榔和4瓶水,大概合计260元,不知道可以报警不?”电话那头有些拿不定主意。

“当然可以,我们就来现场。”电话这头斩钉截铁。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民警通过调查监控,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嫌疑人,不仅破了案,还追回了损失。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陆峥嵘说,人民群众有事能想到我们,这是一份信任,我们绝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

2024年2月,群众报案称,电动车在商场门口丢了。

主管刑侦的副所长汪桂军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电动车是被货车拖走了,可货车进了巷子后不见了。办案民警坚持蹲守了一夜,第二天在废品店的仓库里找到了货车,以及被盗电动车。

“有没有作案同伙?是不是多次作案?”汪桂军凭着一股“钻劲”,从视频监控中找到蛛丝马迹,揪出了另一名同伙以及被盗的10余台电动车。

开学第一天,老人刘某带着哭腔报警:“我的手机和3500元学费不见了,这可怎么办。”民警何卓远通过监控查看,是刘某不小心将包落在了出租三轮车里。距离报案仅22分钟,钱和手机“完璧归赵”。

嫌疑人被抓了,案件已经告破!物品已被追回……一桩桩一件件,群众得到了一个个满意答复,民警收获了一份份肯定评议。“双向奔赴”在宜阳派出所具象化。

打防结合才能织密安全网,宜阳派出所加大巡逻力度,由1名民警带2名辅警的方式组成多个巡逻队伍,开展日夜巡逻,形成以防护安的新格局。

入夜后的宜阳辖区比白天更显繁华,广场上,大妈们翩翩起舞;美食街,三五好友把酒言欢。街道上,人群中,警灯闪烁,平安的“藏蓝装”不断穿梭其中,有形的幸福,无形的平安,大抵如此。

热心“和事佬”,巧解百姓“千千结”

WechatIMG535_副本.jpg

老吴用心调解纠纷。

宜阳辖区不仅人口多、单位多、商铺多,而且老旧小区多,这“四多”带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成为派出所“头疼事”。

如何化解矛盾纠纷,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宜阳派出所同样“有一套”!

“大家彼此消消气,多换位思考。”2023年6月30日,在驻所调解室里,老吴一边笑脸相迎,一边为双方奉上茶。

2023年1月,彭某与李某在买卖过程中,因为一把大蒜贵了一元的小事,相互推搡,导致彭某受伤,双方因赔偿问题,闹到了宜阳派出所。

受伤的希望医疗费用全部赔偿,赔偿的人觉得对方“狮子大开口”,双方心里拧着一个结。周围的群众都说,这个结谁也解不开。

可老吴偏不信这个邪。一次调解不行就约二次,当事人做不通工作,老吴就从他家人入手。通过数十次的电话沟通,5次现场调解,厘清事实,指明对错,历时5个月,终于,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红红的手印。

宜阳派出所教导员刘洪告诉记者,宜阳派出所从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出发,成立“驻所调解室”,聘请常宁市宜阳司法所退休老所长吴尚阳担任调解员。

刘洪介绍,“驻所调解室”还建立了跟踪问效回访制,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做到应访尽访,巩固调解成果,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拘人、罚款只是“小治安”;从根源上消除矛盾,才是维护百姓的“大平安”。

宜阳派出所领导班子开动脑筋,努力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把警务室建在村民的家门口,面对面服务群众,使警务室真正成为社区民警和“一村一辅警”驻村工作的“落脚点”,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点”,矛盾纠纷的“化解点”,搞好治安防范的“值勤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点”。

同时,警务室工作积极融入湾里民风民俗,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和谐的气氛中化解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数据显示,2024年,宜阳派出所共接到矛盾纠纷警情503起,调解475起,调解率达94.4%。

永做群众“贴心人” ,搭起警民“连心桥”

WechatIMG527_副本.jpg

胡蓉热心为群众办理业务。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在宜阳派出所户籍窗口,胡蓉微笑着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身为窗口民警,同样的“开场白”,同样的动作,她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阿姨,您坐”“别急,我帮您查”成为群众最熟悉的暖心话语。胡蓉始终坚信,“只要把群众当家人”就没有办不好的业务。

“群众的事等不得,晚一点都可能耽误孩子的一辈子。”2024年高考前夜19时许,胡蓉接到焦急的求助电话:考生小王的身份证不见了。

胡蓉立即返岗,在核实信息后马上启动绿色通道,当晚为其办理了户籍证明。

如果说户籍窗口传递的是温情和暖心,那危险面前,警察就是守护群众的盾牌。

去年7月,一位男子因家庭矛盾手持刀具与家人对峙,民警杨帅挺身而出,连劝带哄让对方卸下心防,趁其不备夺下刀具。

今年1月,面对情绪失控、手部流血的艾滋病患者,杨帅不顾感染风险,主动上前化解危机。危机解除,可他脸上沾满艾滋病患者的血迹。

宜阳派出所服务群众的故事还有很多,或平淡无奇、或感人至深、亦或危险重重,但永远书写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绽放在群众舒展开的笑容里。

2022年,宜阳派出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如今,这块金字招牌有了更高的含金量,“枫桥精神”已注入宜阳派出所民辅警的血脉,融入他们保护着、服务着、热爱着的热土,照亮着万家灯火。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