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公安宜阳派出所:一面锦旗墙背后的“枫桥”故事,原来他们这么“拼”
文章来源:红网 作者:宋美君 聂磊 时间:2025-02-28 14:47:06宜阳派出所。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宋美君 通讯员 聂磊 衡阳报道
2月3日,大年初六,气温4℃。
聂志坚看到河中扑腾的人影,想都没想,一个猛子扎进河中,奋力游去。河水冰冷刺骨,很快,聂志坚体力不支,但有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一定要把人救上来。”
袁宇使劲拉住套在聂志坚身上的绳子,为他助力。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落水男子被救上岸。
这一天,距离聂志坚入警刚好一年,袁宇还只是个见习民警。
“但凡有一点不小心,就是两条人命。”时隔半月,回想起救人的场景,聂志坚仍有些后怕,“但当时只想救人,不容多想。”
“这或许就是警察为民的信念。”聂志坚擤擤鼻子,沙哑着声音告诉记者。
聂志坚救人瞬间被常宁市民拍下,刷屏朋友圈。2月8日,被救男子家属将一面写有“勇救落水少年心系群众 救命之恩永难忘”的锦旗送到了民警手中。宜阳派出所“枫桥经验”实践又添上了生动一笔。
墙上挂满锦旗。
走进派出所的荣誉室,一面面红底金字的锦旗挂满整面墙。
“这个是3岁的小孩走丢了,我们帮她找到了家。”
“这是群众手机遗失,我们及时找回。”
“这是我们及时止损,群众3万元现金保住了。”
……
宜阳派出所所长陆峥嵘一边抚摸着锦旗,一边述说着锦旗背后的故事。锦旗上的烫金大字格外耀眼,记者仿佛看到了一个个为百姓奔波服务的身影,那么坚定、奋勇、执着。
打防结合“新格局”,提升辖区“平安值”
民警为群众答疑解惑,发放宣传资料。
宜阳派出所位于常宁市中心城区,这里楼盘林立,商圈遍布,治安形势错综复杂。
“铃铃铃,铃铃铃……”大清早,派出所报警电话响起。
“我们店里丢了5包槟榔和4瓶水,大概合计260元,不知道可以报警不?”电话那头有些拿不定主意。
“当然可以,我们就来现场。”电话这头斩钉截铁。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民警通过调查监控,不到一个小时就找到了嫌疑人,不仅破了案,还追回了损失。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陆峥嵘说,人民群众有事能想到我们,这是一份信任,我们绝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
2024年2月,群众报案称,电动车在商场门口丢了。
主管刑侦的副所长汪桂军通过视频监控发现,电动车是被货车拖走了,可货车进了巷子后不见了。办案民警坚持蹲守了一夜,第二天在废品店的仓库里找到了货车,以及被盗电动车。
“有没有作案同伙?是不是多次作案?”汪桂军凭着一股“钻劲”,从视频监控中找到蛛丝马迹,揪出了另一名同伙以及被盗的10余台电动车。
开学第一天,老人刘某带着哭腔报警:“我的手机和3500元学费不见了,这可怎么办。”民警何卓远通过监控查看,是刘某不小心将包落在了出租三轮车里。距离报案仅22分钟,钱和手机“完璧归赵”。
嫌疑人被抓了,案件已经告破!物品已被追回……一桩桩一件件,群众得到了一个个满意答复,民警收获了一份份肯定评议。“双向奔赴”在宜阳派出所具象化。
打防结合才能织密安全网,宜阳派出所加大巡逻力度,由1名民警带2名辅警的方式组成多个巡逻队伍,开展日夜巡逻,形成以防护安的新格局。
入夜后的宜阳辖区比白天更显繁华,广场上,大妈们翩翩起舞;美食街,三五好友把酒言欢。街道上,人群中,警灯闪烁,平安的“藏蓝装”不断穿梭其中,有形的幸福,无形的平安,大抵如此。
热心“和事佬”,巧解百姓“千千结”
老吴用心调解纠纷。
宜阳辖区不仅人口多、单位多、商铺多,而且老旧小区多,这“四多”带来的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成为派出所“头疼事”。
如何化解矛盾纠纷,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宜阳派出所同样“有一套”!
“大家彼此消消气,多换位思考。”2023年6月30日,在驻所调解室里,老吴一边笑脸相迎,一边为双方奉上茶。
2023年1月,彭某与李某在买卖过程中,因为一把大蒜贵了一元的小事,相互推搡,导致彭某受伤,双方因赔偿问题,闹到了宜阳派出所。
受伤的希望医疗费用全部赔偿,赔偿的人觉得对方“狮子大开口”,双方心里拧着一个结。周围的群众都说,这个结谁也解不开。
可老吴偏不信这个邪。一次调解不行就约二次,当事人做不通工作,老吴就从他家人入手。通过数十次的电话沟通,5次现场调解,厘清事实,指明对错,历时5个月,终于,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按下红红的手印。
宜阳派出所教导员刘洪告诉记者,宜阳派出所从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出发,成立“驻所调解室”,聘请常宁市宜阳司法所退休老所长吴尚阳担任调解员。
刘洪介绍,“驻所调解室”还建立了跟踪问效回访制,对已经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做到应访尽访,巩固调解成果,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拘人、罚款只是“小治安”;从根源上消除矛盾,才是维护百姓的“大平安”。
宜阳派出所领导班子开动脑筋,努力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把警务室建在村民的家门口,面对面服务群众,使警务室真正成为社区民警和“一村一辅警”驻村工作的“落脚点”,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点”,矛盾纠纷的“化解点”,搞好治安防范的“值勤点”,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点”。
同时,警务室工作积极融入湾里民风民俗,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和谐的气氛中化解矛盾,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数据显示,2024年,宜阳派出所共接到矛盾纠纷警情503起,调解475起,调解率达94.4%。
永做群众“贴心人” ,搭起警民“连心桥”
胡蓉热心为群众办理业务。
“您好,请问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在宜阳派出所户籍窗口,胡蓉微笑着接待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身为窗口民警,同样的“开场白”,同样的动作,她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阿姨,您坐”“别急,我帮您查”成为群众最熟悉的暖心话语。胡蓉始终坚信,“只要把群众当家人”就没有办不好的业务。
“群众的事等不得,晚一点都可能耽误孩子的一辈子。”2024年高考前夜19时许,胡蓉接到焦急的求助电话:考生小王的身份证不见了。
胡蓉立即返岗,在核实信息后马上启动绿色通道,当晚为其办理了户籍证明。
如果说户籍窗口传递的是温情和暖心,那危险面前,警察就是守护群众的盾牌。
去年7月,一位男子因家庭矛盾手持刀具与家人对峙,民警杨帅挺身而出,连劝带哄让对方卸下心防,趁其不备夺下刀具。
今年1月,面对情绪失控、手部流血的艾滋病患者,杨帅不顾感染风险,主动上前化解危机。危机解除,可他脸上沾满艾滋病患者的血迹。
宜阳派出所服务群众的故事还有很多,或平淡无奇、或感人至深、亦或危险重重,但永远书写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中,绽放在群众舒展开的笑容里。
2022年,宜阳派出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如今,这块金字招牌有了更高的含金量,“枫桥精神”已注入宜阳派出所民辅警的血脉,融入他们保护着、服务着、热爱着的热土,照亮着万家灯火。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